Shuning's Blog

微笑、靜默、祈禱、愛—許書寧的分享部落格

克拉科夫的號角聲(下)

克拉科夫舊城區內以吹號手做宣傳的鑄鐵招牌

兩個世紀後,一個忠誠的波蘭家庭為逃避戰亂,輾轉來到克拉科夫,身上帶著想交還給國王的稀世珍寶「塔爾努夫水晶球」。父親為了謀生,接下聖母大殿的吹號手職務,兒子約瑟則夜夜跟在父親身旁實習,偶爾也輪番吹號。一家三口固然隱姓埋名,卻還是招來許多覬覦水晶球的不速之客,三番兩次地想危害他們的性命。

鄰家女孩愛兒茲碧嘉是約瑟的好朋友,兩人年齡相仿,無話不談。他們之間有個遊戲般的「秘密協定」:如果愛兒茲碧嘉聽見約瑟吹號時,沒有在該停頓的地方停頓,就表示城裡出了意外,她得趕緊代為求救。

一天晚上,聖母大殿的塔頂傳來四次「完整的」海那聖歌。

原來,約瑟和父親遭到韃靼人派來的搶匪夜襲,無法鳴鐘警告城中百姓。匪徒不願打草驚蛇,以刀逼迫約瑟「如常」吹號。男孩急中生智,藉著吹完整首海那聖歌傳遞「信號」。聰慧的愛兒茲碧嘉馬上領悟,同樣冒著生命危險獨闖暗夜的市街,終於求得救援,化險為夷……

距離《波蘭吹號手》的創作年代,至今又過了將近一個世紀。

作者埃里克是個生於美國、長於美國的道地美國人。他原是專職寫稿的報社記者,後來回到母校一邊授課一邊研讀碩士學位。1925年,他向學校請了一整年的假期,前往波蘭克拉科夫大學擔任臨時講師。在那期間,他天天聆聽由聖母大殿塔頂傳來驟然而止的號角聲,也逐漸認識了那塊土地上悠遠悲傷的歷史人文。

回國後,埃里克馬上以生動的筆法、扣人心弦的張力寫下《波蘭吹號手》;藉著兩個分別活在十三與十五世紀男孩的生命故事,包裹了一個被遵守八百多年的神聖誓約。書中情節固然出於豐富的想像,卻難掩波蘭人熠熠生輝的信仰與愛國情操。

第二次大戰末期,義大利最慘烈的激戰區卡西諾山(Monte Cassino)。經過與德軍的連月苦戰,波蘭盟軍終於在1944年5月18日清晨登上山頂,於被轟炸的本篤會修道院廢墟上升起國旗。當時,一名擔任號手的伍長在朝陽下吹奏起悠揚的「海那聖樂」,藉以宣告卡西諾戰役的終結……

克拉科夫聖母大殿

彌撒結束後,我走出聖母大殿。

天色已經完全亮了,攤販在路旁架設載有玻璃櫥櫃的藍白推車,忙碌地堆疊灑滿罌粟籽或芝麻、扭成硬圈的克拉科夫傳統麵包Obwarzanek。在那附近,一位灰髮老太太在鋪了白花蕾絲的檯面上陳列藤籃,籃中滿是押成紡織錐、麥捆、龜甲、玉米穗子…等形狀的金黃色煙燻羊乳乾酪Oscypek。

我看得渾然忘我,直到塔頂再度傳來鐘響。

鐘聲一響,廣場上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停下手邊工作,仰頭凝視聖母大殿的尖塔。塔頂的小窗開啟,露出一個金色圓點,在朝陽下閃閃發光,輕快地灑下嘹亮的音符:

「Fa~LaDoFa~」

今天,吹號手的榮耀職務由當地消防員輪值擔任。

他們身穿筆挺的制服,高舉磨得晶亮的小喇叭,由克拉科夫聖母大殿的塔頂,向四方吹奏戛然止息的海那聖歌。波蘭國家廣播局甚至直播每天中午十二點的號聲,以祖國的旋律向海內外報時。

或許,對於波蘭人而言,飄揚於克拉科夫古城上空的號角聲不僅是時間,亦是歷史與鄉愁,更成了國家民族的美麗象徵。

(本作刊登於2019.4.26國語日報)

(延伸連結:克拉科夫吹號手的演奏現場影片)

克拉科夫的傳統圈圈麵包Obwarzanek

各式各樣的煙燻羊乳乾酪Oscypek

 

 

 

 

 

 

 

 

 

 

29 四月, 2019 - Posted by | 國語日報, 家書, 愛看書, 我的作品, 旅行, 波蘭, 主內家書

1 則迴響 »

  1. 悲壯又感人!
    (話說,這麽多國語日報及微風細語小文,
    尤其是精美的插畫,會否結集成書?)

    寶珠

    迴響 由 pouchu | 29 四月, 2019 | 回應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