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ning's Blog

微笑、靜默、祈禱、愛—許書寧的分享部落格

一張明信片的時間

2020老鼠年的日本郵政官方賀年片郵戳

畫完圖
印好了70張賀年片
開始對照著去年的住址書寫

許多朋友常見
許多朋友週週遇到
另有些朋友則是一年就這麼一次交流
這個季節布滿了細細的人脈
帶著記憶與溫度

現代人越來越怕麻煩
許多事情省略呀省略的
就那麼淡了沒了消失了
寫字怕麻煩,改成打字
寄賀卡怕麻煩,改寄電子卡
思考內容怕麻煩,借張圖轉寄
群組一發,乾淨俐落

我無意阻擋時代的潮流
在某些事上卻顯「老派」
倒不是因為不怕麻煩
而是出於珍惜

少寫一行住址,少寫幾句問候
所能省下的時間並不多
一字一句綜橫於書寫之間的時光
卻成了我與對方獨一無二的交流
那些閃爍著細細光芒的零碎時間
是量身訂做的想念

我以為
每年能在彼此的友誼中安插這麼一張明信片的時間
是很美麗的恩典

書寫一張明信片的時間
承載著不成比例的回憶
想起對方的臉
想起對方的眼
想起對方的笑語聲

那時候,我們在教室裡共用一張桌子
那時候,我們一起蹲在紀伊國屋的童書區翻看繪本
那時候,我們在落葉繽紛的山中餵食小馬
那時候,我們在下班後共吃一客淋了濃縮咖啡的冰淇淋……

一年的尾聲
是寒冷卻溫暖的季節
承繼過去的感謝
連接未來的祝福

 

 

 

 

 

 

 

 

 

 

23 十二月, 2019 Posted by | 親愛的朋友們, 四季, 天馬行空, 家書, 快樂的每一天, 日本 | 發表留言

清明上河圖視點(下)

上桿上樹看好戲!

前幾天
和幾位即將訪臺的朋友交談時
我帶去手邊的「清明上河圖」複製繪
大家趴在咖啡館的桌上看完了整幅圖卷
連服務生都忍不住探頭端詳

正在看時
我忽然發現一個向來沒注意過的小細節
脹紅了臉欣喜若狂

「啊!旗桿!長崎!長崎!唐人街的媽祖廟菩薩!」

朋友們直眉瞪眼
看著我興奮得語無倫次
不明白發生了甚麼事

「清明上河圖」的幾座建築物前立著旗桿
無論其頂端造型或底部石造底座
都和長崎唐人廟境內存留的古老刹竿一模一樣

「清明上河圖」裡常見的刹竿與石底座

長崎崇福寺媽祖堂鐘鼓樓前的刹竿石底座

另一角度的刹竿與石底座

仔細想來
「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年代與長崎唐人廟的歷史背景極為吻合
因此
我在不久前剛剛見到觸到的長崎實景躍然紙上
藉著將近三個世紀前的宮廷畫師之手
隱藏於巨大繪卷的小小細節中

日本禁教鎖國期間
唯一的對外口岸設在長崎
交流僅限於荷蘭與中國

來自福建的唐船入港時
長崎唐人廟會在門前豎起兩面巨大的紅旗迎接
船員敲鑼打鼓地將一路保佑的媽祖像請下船
送到唐人廟中休息供養
啟程前再從廟裡迎回船上返鄉
人稱這種媽祖遊行為「菩薩遊行」

至於為甚麼指「媽祖」為「菩薩」?
其實與日本基督信仰史上長達兩百多年的迫害有關
日前我曾在部落格中寫過細節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媽祖、菩薩與長崎的唐人街(上)
媽祖、菩薩與長崎的唐人街(下)

唐蘭館絵巻中的刹竿與天上聖母媽祖旗(19世紀初期,川原慶賀繪,長崎歴史文化博物館所蔵)

話說回頭
「清明上河圖」的新發現讓我興奮不已
趕緊寫信告訴長崎26聖人紀念館的好朋友宮田先生
宮田先生向來是我取之不盡的知識寶庫
與他談話永遠收穫豐盈

宮田先生知道後也極感興趣
自己上網查看「清明上河圖」
又找到一處與長崎唐人廟實景相似的所在:崇福寺三門的造型

我倆快樂得手舞足蹈
像小孩子般在古老的清朝繪卷中尋覓看慣了的「長崎日常」
最後
宮田先生高興地說:
「用『長崎』視點來欣賞這幅畫,能得到好多新發現啊!」

長崎崇福寺(又稱福州寺)三門

「清明上河圖」中形狀神似三門的建築

長崎興福寺(又稱南京寺)大雄寶殿,不用一釘一鉚的「冰裂紋窗」

「清明上河圖」裡的「冰裂紋窗」

「清明上河圖」裡另一款方型「冰裂紋窗」

的確
視點(觀點)造就不同的視野

而旅行與人生經驗的累積
則能提供不同角度的視點
讓同樣的「看」不止於看
同樣的「聽」不止於聽
讓一成不變的的風景有了更豐厚的內涵

人生多麼有趣!

藉著一幅童年的「老朋友」
藉著交疊於古老長崎的足跡
我快樂地於新中學舊,舊中學新

(完)

咚咚咚!萬戶擣衣聲!(清明上河圖局部)

 

 

 

 

 

 

 

 

 

 

18 十二月, 2019 Posted by | 長崎, 親愛的朋友們, 四季, 天馬行空, 家書, 心愛的台灣, 旅行, 日本 | 發表留言

託付

「聖方濟園」入口處的方濟像

今年91歲的小崎多默修士
住在長崎縣郊湯江的「聖方濟園」養老院
是我每回必定造訪的朋友
雖然交通不便
電車班次少之又少
若沒算好時間就得在空蕩蕩的車站等上一個鐘頭
對我而言卻是難以割捨的長崎要事

多默修士來者不拒
永遠笑瞇瞇地歡迎訪客
那天早上也是如此
我們談呀談的
幾乎忘了時間流逝

「那個…」多默修士忽然說:「妳願意把我的故事寫下來嗎?」

最近
多默修士的聲帶老化
講起話來不像從前有力
持續了三十年的「與高中生談原爆體驗」活動
也於近日劃下終止符
多默修士年輕時曾經擔任過無聲電影的「辯士」
一向對自己的聲音滿懷自信
因此
對於天主即將收回的聲帶
他所奉獻的可說是「窮寡婦的兩文錢」

小崎多默修士

「我的父親死於北朝鮮,母親死於原子彈;我自己又是個修道人,再也沒有親人了。」
多默修士一字一句慢慢地說,表情坦然:
「年輕時寫了不少書,也寫過半生自傳。但是,老後的餘生卻沒有紀錄。
我原本想,把一些未發表的東西就此燒掉,但是,這些記憶畢竟是再真實不過的歷史……」

我坐在那裡
摒氣凝神
感覺全身起滿雞皮疙瘩
因為
自己所面對的是人生的交接
是生命的託付

一位走在人生盡頭、日夜思索死亡的長者
對我提出請求
願意交託他的生命故事

我忽然領悟
自己正站在歷史的邊緣
站在一個大時代的末端
再過幾年
再過十幾年
世界上或許再沒有經歷過原爆的見證人
就算有
恐怕也失卻鮮明的記憶或足以準確描述的意志

因此
在這時代短暫相疊、記憶瞬間交棒的時間點
我必須是接棒人
為了在我之先的長輩
也為了活於將來的晚輩

多默修士年輕時從新竹帶回來的臺灣木雕聖像

午餐鈴響
多默修士推著助行器下樓用餐
我則留在他房內觀看紀錄片順便寫筆記
紀錄片中
記者問當時五十多歲的多默修士:「對您而言,信仰是甚麼?」
他思索片刻
容光煥發地抬起頭來欣喜作答:

「是母親留給我的財產!」

秋高氣爽的主日天
我獨自坐在湯江養老院明亮的房間裡
觀看小崎多默修士波濤洶湧的人生

紀錄片接近尾聲時
聽見房門開啟的聲音
我沒有回頭
繼續將整部片子看完
多默修士靜靜地走到書桌旁坐下
等到影片結束後才指著我後方說:

「我幫妳帶午飯上來了。」

我的午飯

回頭一看
助行器的小座凳上擺著一盤包了保鮮膜的咖哩飯
深棕色咖哩海上浮著一根小雞腿
白米飯旁襯著紅澄澄的福神漬
我忍不住笑了:「怎麼這麼好!」

多默修士也高興
從口袋裡掏出兩個橘子
一個遞給我
另一個就那樣剝著吃了起來

於是
在柑橘香氣中
我將那盤助行器推上來的咖哩飯吃得一乾二淨
咖哩的滋味好得沒話說
米飯卻炊得極為柔軟
簡直像粥一樣
小雞腿更是軟爛得入口即化
那份軟,應是養老院廚師體貼長者的用心

吃著吃著
也不知是因為那份不熟悉的口感
或是出於其他甚麼因由
我竟眼眶泛紅
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湯江天主堂

 

 

 

 

 

 

 

 

 

 

 

 

20 十一月, 2019 Posted by | 親愛的朋友們, 四季, 家書, 快樂的每一天, 旅行, 日本, 主內家書 | 1 則迴響

相隔四百多年的旅程(下)

雲仙源泉地獄與殉道紀念碑

這回朝聖
我們一共是24人
天主教、基督教、以及不同信仰的朋友們
經過半年的準備與一周的共處
最終成為真正的兄弟姊妹

11月8日星期五
傍晚時分
我們圍繞在「雲仙地獄」小丘的殉道紀念碑前
面對鐵紅色的石雕十字架
齊唸玫瑰經

小山丘下
多處溫泉水源骨碌碌地冒著白煙
空氣中滿佈硫磺氣味
濃得幾乎可以碰觸
手上的銀戒竟被蒸得泛黃

那時
我見到曉梅低垂著頭
染成紫紅色的短髮輕輕灑落於右側耳旁
她半倚著一塊及腰的石頭
就那樣垂著眼
叉著指
一心不亂地跟隨團體韻律祈禱

曉梅是基督教會的姊妹
玫瑰經的內容或祈禱方式原是她所不熟悉的
然而
我看著她的嘴唇開闔
一字一句跟隨禱聲誦唸:
「天主聖母瑪利亞,求妳現在和我們臨終時,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阿們……」

那景象之美
叫我現在想起依然熱淚盈眶

涕泣之谷
涕泣之谷啊

天父的小孩子們哀呼
天父的小孩子們嘆息
天父的小孩子們哭求
悲悲切望著流亡期滿後的天上重逢

那一刻
我感覺26聖人無比真實地與我們同在
相隔四百多年的兩段旅程
就那樣相疊成了一個

朝聖豈不如此?
人生豈不如此?

信仰的核心良善且單純
因著仰望同一目標
「你們」「他們」成了「我們」
成了在主內的「一個」

能夠這樣
多好啊!

清晨7點6分
電車抵達「諫早」站
幾個穿著深藍色制服的學生匆匆下了車

電車再度滑出車站時
朝陽不聲不響地露了臉
在我右側窗外冉冉升起
金光燦爛
幾乎濛了眼

不過
我卻也分不清讓自己視線模糊的
究竟是光或是淚了

 

 

 

 

 

 

 

 

15 十一月, 2019 Posted by | 長崎, 親愛的朋友們, 四季, 家書, 旅行, 日本, 主內家書 | 發表留言

相隔四百多年的旅程(上)

2019年11月10日
主日天清晨
搭乘6:39從長崎出發的電車
在帶著霧色的微亮晨光中前往湯江

車廂中零零落落
除我之外只有兩位面帶倦容的上班族
城市尚未甦醒

前天傍晚
剛結束臺灣兄姊們的朝聖團服務
感謝天主!
感謝天主!

這一回
我們從平戶開始走入歷史
經過橫瀨浦、西海、造訪長崎,外海與雲仙
最後以島原天草之亂的古戰場作結

出發前我原本忐忑不安
因為旅程中充滿了新的挑戰
不僅因著那些我尚未偕同團體造訪過的景點
更由於這回朝聖團員的組合
並不像前幾次的清一色
而是融合著天主教、基督教、以及不同信仰的朋友們

然而
好天主伸出撫慰的手
讓我一路愈行愈健
心神與步伐越顯輕盈

平戶暮色

祂派遣一位好司鐸
以其豐富的經驗和人格特質
接下所有我所不能不願以及不討喜的工作
扮演黑臉、承受一切抱怨與情緒
帶領團體用半年時間做足行前準備
並在旅程中建立默契與秩序
讓我得以專注於份內的事
哪裡還有比這更好的工作環境?

這一回
我比從前更常想起26聖人走過的旅程

四百多年前的那群人中
有方濟會士、耶穌會士、在俗方濟會士
也有奉神父差遣沿途照顧、後來加入殉道行列的平信徒
他們的國籍不同、膚色各異、年齡不一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人格特質、好惡習慣、信仰的表達方式
在毫無預警的狀態下忽然成了「旅伴」
最初肯定或多或少有過衝突
有過暗藏心中的抱怨或不順眼
有過難以認同甚或不以為然

人性的軟弱與掙扎
無可避免

但是
他們畢竟成了天主所「精挑細選」的旅伴
開始走向同一目的

透過旅程中的小事件與紀錄
我們這些活在歷史之後的人欣慰地發現
那些原本有些格格不入的人們開始相知、相惜、相護

他們藉著旅程
更好說是藉著「朝聖」
因為他們正走向成聖之路、面朝天上的家鄉
他們藉著走在同一條路上、懷抱同樣的目標
將近一千公里的路上
26雙染血的腳印層層相疊
26個靈魂也有了真正的共鳴

他們
最終成了「一個」
最終成為「一體」
身體只有一個,基督是頭
肢體們歡喜雀躍
在共同的呼吸韻律中
高興且自在

我感覺
林神父帶領的長崎朝聖團也是如此
與四百多年前26聖人的旅程有著相當程度的重疊
特別是這一回
給我的感受格外強烈鮮明

(待續)

教堂與佛寺互融的平戶風景

 

 

 

 

 

 

 

 

 

 

 

14 十一月, 2019 Posted by | 長崎, 親愛的朋友們, 四季, 家書, 心愛的台灣, 旅行, 日本, 主內家書 | 發表留言

岩崎奶奶的柿子樹

今天是岩崎奶奶過世兩周年的日子

先是下了大半天栖栖落落的雨
近晚時忽地晴了
夕照鋪灑遍地金黃
櫻花樹的落葉在濕潤的臺階上熠熠生輝
純白的聖母像上映著光影
天涼好個秋

是柿子的季節了
這個季節總讓我想起岩崎奶奶
想起她叮叮咚咚吊在廊下的風柿
想起她後院那一整樹連烏鴉都不願意吃的澀柿子

澀柿子採下後
用刀繞圈削淨了皮
只留下蒂頭和一小段連接的枝枒

然後
岩崎奶奶會指點我到哪個抽屜取出哪個餅乾盒子
她的住處永遠充滿了各式各樣的餅乾盒子
紙盒塑膠盒白鐵盒
大的小的圓的方的高的扁的
每個盒子都「文不對題」
只有主人才知道裡面究竟裝了什麼寶貝

打開曾經裝過竹皮羊羹的紙盒子
倒出一大把不知綁過什麼的麻繩彩帶
再掀開曾經擠滿法國鬆糕的鐵盒子
從零碎布頭中翻找出那把帶著皮套的鶴型金色剪子
一人在柿子蒂頭上打結
另一人就喀擦喀擦地剪去多餘的繩結

成串的彩帶澀柿子懸在白鐵衣架上
就那樣沉甸甸地拎出去掛在曬衣服的橫桿邊
接下來的工作交給時間處理
我們只需每天摸摸看看捏捏
等候一個月後的甘甜如蜜

岩崎奶奶的柿子樹
現在長得怎麼樣了呢?

涼沁沁的秋
暖得發甜的記憶

又是想念的時節了

 

 

 

 

 

 

 

 

 

 

25 十月, 2019 Posted by | 親愛的朋友們, 四季, 家書, 快樂的每一天, 日本, 主內家書, 今天是甚麼日子 | 發表留言

「世界的珍饈」臺灣篇

「世界的珍饈」臺灣篇傳單

「世界的珍饈」是蘆屋天主堂所舉辦「蘆屋市景觀重要建築」認定紀念系列活動之一
聯合名廚本山尚義先生與本堂區的外國籍教友
每季舉辦一回美食與文化饗宴
藉著演說及享用異國風味餐
帶領參加者深度認識世界各國的歷史文化

2019年6月舉辦了第一回「美國南部~Gumbo篇」(關於第一回,請點選)
9月8日舉行的則是第二回「臺灣篇」
由我負責介紹家鄉
本山主廚則提供附帶日文食譜的三道臺灣美食:
雞肉飯、菜脯蛋和豆花

我用四十分鐘的時間
以投影片介紹了臺灣料理的由來,臺灣簡史,以及本日三道菜餚
準備這場小演講的期間
我從眾多書面和網路資料中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故鄉
臺灣的故事多麼精彩
臺灣的歷史多麼豐富
身為一個臺灣人
我實在深感榮幸與驕傲

多麼有趣
身在日本,身在蘆屋
身在這個充滿歷史氣息、曾經出現在源氏物語中的地點
身在天主堂新落成的明亮活動中心
面對一群充滿善意與好奇心的異國友人
說。講。臺。灣。

曾經存在於和平島上的西班牙修道院
赤足奔跑於平戶海灘的小福松(鄭成功)
大正12年4月24日江山樓與東薈芳聯手推出的台湾料理御宴
用詞華麗卻很難猜出內容的中式菜餚命名法
參雜著日本時代氣息的童年
被禁止說母語的戒嚴時期
外婆家隔壁代代相傳做「師公」的舅公家
神明桌上隨著時間逐漸乾癟的三牲
巷弄裡推車叫賣豆花的老阿伯
……

說講之後是品嚐
兩個月來
本山主廚和臺灣廚師朋友們討論研究
推出這三道可就當地現有時材烹調的美食

雞肉飯:
醬汁飄盪著熟悉的油蔥香氣
淋在煮得軟嫩的淨白雞胸肉絲與米飯上
旁邊當然還得配上兩塊黃漬漬的たくわん(澤庵黃蘿蔔乾)
真是百分之百的家鄉味

菜脯蛋:
主要食材以日本常見的乾蘿蔔細絲(切り干し大根)取代
口感雖不如傳統菜脯香脆
卻別有一番滋味
主廚另外加入切碎了的香菇丁和蔥末
也是美味

豆花:
水嫩嫩的雪白豆花被盛入喇叭花型的透明容器中
再淋上熬成金黃色的生薑糖漿
薑味芬芳濃郁
十足的臺灣味兒

大家一起撕製雞肉絲

一整鍋的成品,看起來多麼專業!

別忘了黃蘿蔔!

香噴噴,軟綿綿的菜脯蛋

將布丁盒裡成型的豆花裝入透明容器中

最後淋上金黃色的生薑糖水

餐後
一位平時沉默寡言的老先生坐到我身邊
好似胸中甚麼塵封已久的東西被喀咑開啟似的
忽地談興大發
他從口袋中掏出一截短小的鉛筆
在發皺的舊信封背面又寫又畫地告訴我數十年前的回憶

老先生任職於神戶港與大阪港
是海運進口貨品的負責人

「最早的時候啊,臺灣香蕉是用粗編的大竹簍子一籠一籠運來的哪!
整株香蕉綠油油的,帶著青澀的濃郁香氣。
我們把香蕉拿出來,存放在港邊的倉庫裡,
竹簍子堆疊成綑,再讓下一艘船載回臺灣重新使用。現在想來很環保哪!
當時啊,香蕉簍裡常常見到蠍子!多得很!」

我大驚:「唉呀!那豈不危險!您被螫到過嗎?」

老先生笑著搖頭:
「不會螫人的啦,都是些蠍子寶寶。
想是香蕉叢裡附著蠍子卵,一路搭船過來就孵化了。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得把牠們全挑出來燒乾凈才行。」

在日本
臺灣香蕉罕見而昂貴
叫價為菲律賓或中南美洲香蕉的兩倍以上
算是蕉中貴族
青澀的臺灣硬蕉存在倉庫中
出貨前以煙燻催熟
再黃澄澄亮閃閃地送到全國各地的超市蔬果攤
珍寶似地少量販賣

另有一位老太太
興奮不已地拉著我的手說:
「妳剛剛講的歷史,有很多都是我小時候的事哪!
我聽得很懷念呢。哪哪,有沒有?妳提到的日清戰爭,那是我出生前不久的事。」

我又是一陣驚嚇
日清戰爭,亦即中日甲午戰爭,可是一個世紀前的歷史啊!
眼前這位面色紅潤、肌膚光滑軟嫩的老太太
再怎麼看也不可能超過一百歲
究竟是怎麼回事?

再談下去才知道
原來
她將1895年的甲午戰爭與1937年的中日戰爭搞混了!

話說回來
那畢竟是一段頻頻改朝換代的混亂歷史
時代怒流翻攪著被捲入其中的人生
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清醒?

就這樣
主日天的「世界的珍饈」臺灣篇
熱熱鬧鬧地開始
美美味味地結束

活動落幕後
會場又是一片安寧與窗明几淨

經過的時間不留痕跡
和平的種子卻好似麵團中靜靜發酵的酵母
藉著認識與交流
逐漸拓展開來

本山主廚提供的日文食譜

 

 

 

 

 

 

 

 

 

 

 

 

10 九月, 2019 Posted by | 親愛的朋友們, 四季, 天馬行空, 家書, 心愛的台灣, 快樂的每一天, 日本, 主內家書 | 發表留言

半個世紀前的家鄉

病友會的好朋友聚會時
岡田太太神秘兮兮地掏出一個小心包裹的東西
「佐藤桑,瞧瞧這個!」

我接過手來
打開表層的藍色塑膠袋
迎面就是一陣年代久遠的古書霉味
拿出來一看
是「臺灣觀光協會」發行的《臺灣觀光案內》
封面是兩位穿著合身旗袍的女性
站(合成)在種滿洋溢南國風情之椰子樹的草皮上
背後則是橘黃色飛簷屋頂的中式建築

翻到背後
封底是滿版的中華航空廣告
古老的LOGO
以及五位身穿時髦的鳳仙褲裝制服、
頂著強調豐盈髮量的蓬鬆渾圓髮型、
站在停機坪上嫣然淺笑的空服員
身後機尾上印的不是彩繪梅花而是方方正正的國旗

「哇……」
我瞠目結舌
驚訝得語無倫次:
「…這…哪來的?……甚麼年代的啊!……」

「哈哈哈!」
岡田太太拍手大笑
顯然很滿意於我的反應:
「是我娘家的寶藏!前陣子我回去時,從老家翻出來的。」

岡田太太的娘家親人多次造訪臺灣
這本充滿歷史感卻被保存得良好無缺的《臺灣觀光案內》中
有些地方用紅筆畫圈標註
有些地名旁則寫著初訪日期
忠實記錄了這個日本家族的訪臺足跡

打開版權頁一看
書本發行於民國58年(1969)3月
定價新臺幣20元
距離現在正好50年歲月
整整的半世紀

標註出版日期的版權頁

一塊美金換四十塊新台幣的年代

我將《臺灣觀光案內》借回家
一頁一頁地慢慢翻閱
日本人向來做事嚴謹
書本的編輯、內容、分類一目了然
清爽直快毫不浮誇的介紹文
再加上不強調華麗卻簡明扼要的樸實地圖
固然大部分資料都已過時
卻是一本了不起的工具書

在略帶濕氣的霉味中
我翻著稍稍發黃的書頁
驚艷不已地窺視自己尚未出生前的臺灣
半個世紀前的家鄉

目次頁間
夾著一朵扁平的牽牛花
細長的花萼乾枯泛黑
半透明的花瓣卻依然可見清新的淺紫紅
覆蓋在「南海學園、城門、保安宮、恩主公廟、指南宮、野柳」等字眼上
相對的另一夾頁上
則染著淡淡的牽牛花形狀黃斑
好似用細筆描摹的影子畫

充滿南國風情的純樸廣告

日本料理店林立

岡田太太的外公於1965年病逝
四年後
華航發生了史上第一起空難
1969年1月2日
由花蓮飛往高雄的中華航空227號班機在大武山墜毀
24名乘客與機組人員全數喪生
其中包括岡田太太的親母舅

知道了岡田太太的家族史後
再看這部泛黃的《臺灣觀光案內》
感觸良深

導覽書的出版日期是空難發生的兩個月後
高雄的介紹頁上留著原子筆標註的造訪日期:1970.10.8
「澄清湖」字上以藍筆畫框
花蓮的七百歲獨木舟敘述下劃著橫線
「推薦伴手禮」的單元頁邊上留著褶過記號的痕跡……

夾頁的臺灣地圖

岡田太太說:
「舅舅的事情一年後,外婆帶著女兒造訪臺灣。
這本觀光手冊,應該是她們用過的東西吧。」

悲傷的寡母與悲傷的姊妹
隨著旅行團例行的觀光行程走訪了臺灣的土地

她們用過的導覽書中
除了些許日期外
並不透漏任何情緒
只留下一朵夾在目次頁間
扁平乾癟、半透著底字的紫紅色牽牛花……

 

 

 

 

 

 

 

 

 

 

31 八月, 2019 Posted by | 親愛的朋友們, 家書, 心愛的台灣, 旅行, 日本 | 發表留言

默主哥耶之行_燃燒的太陽

白天太陽必不傷你,黑夜月亮也不害你(詠一二一6)

6月26日星期三,清早起來,就收到林神父在群組中公布的消息:回程的航班也被取消了。

長榮罷工愈演愈烈,影響範圍波及我們的整個行程。地球彼端的旅行社和相關人員疲於奔命,總算為大家訂得了兩天後抵達桃園的華航機票。也就是說,從臺灣進出的16名團員必須在轉機地維也納多停留兩個晚上。

消息來得突然,室友Anne與我都措手不及。

定居西雅圖的Anne與分散各地的姊妹原本相約於臺灣「家族旅行」,我也預定和先生修一在桃園機場會合,夫妻同遊嘉義與宜蘭。誰知道,計畫完全趕不上變化。我倆遂各據一方,忙著與家人聯絡,修訂行程。活在這個無國界零時差的網路時代,固然意外連連,畢竟還能即時補救。

幸之,甚幸之。

 

早餐後,導遊安娜瑪利亞帶領我們攀登「顯現山」(The Apparition Hill)。

「顯現山」原名Podbrdo,據傳是默主哥耶聖母第一次顯現的地方。顯現處立著一座簡單的藍色十字架,故又名「藍色十字架山」。山上怪石嶙峋,崎嶇不平,彷彿數億年前的地層猛然掙脫時間藩籬,這裡那裡地四處裸露,瓜分了清一色的土黃地表。山徑旁立有玫瑰經奧蹟的浮雕,沿路通往山頂的白色聖母像。許多朝聖者打著赤腳,堅毅地走在顛簸的尖銳石上,叫人光看都疼。我們衡量各自體力,有人留在山下等待,有人只走部分路程,其餘人則摩肩擦踵、互相扶持地上了山。

太陽,赤炎炎地燃燒。

近40度的高溫貪婪地舔舐地表,焚燒空氣,燙灼肌膚。那股沉重的熱兇猛地扼住人的喉嚨,好似燃盡一切氧氣,不留任何喘息的餘地。

這回朝聖之旅,不偏不倚地撞上襲捲歐洲的破紀錄熱浪。無奈,旅程中所有的導覽行程或城市介紹,都被安排在最艷陽高照的正午前後時段。換成在臺灣或日本,恐怕早已發布紫外線警報;是那種氣象人員會循循善誘細細叮囑要多喝水避免中暑、沒事不急的人盡量別出門的時間點。我們可憐兮兮地站在太陽正下方,浸泡在各自的汗水中,遍尋不著足以藏身的蔭影。有趣的是,怕熱的竟然只是我們這些出身南國的亞洲人;只見當地導覽人安娜瑪利亞神清氣爽,面上永遠帶著好脾氣的微笑,從不見其拭汗搧風或避蔭,白裡透紅的肌膚燁燁生輝粉嫩依舊。她雖不解卻很是同情地看著我們在豔陽下日漸枯萎,氣定神閒地說:

「這裡的確是熱了點。夏天的平均氣溫大約40度吧。」

顯現山上的藍色十字架

對我而言,這回的熱與曬是莫大的痛苦。

連續服用了兩年的化療藥劑UFT,副作用雖然不如先前的點滴療程來得猛烈,卻已明顯侵蝕了體內的免疫力,原本敏感的皮膚對紫外線的抵抗力幾乎是零。再加上毛髮尚未長齊,天天頂著宛如緊箍兒的假髮;遺失的行李尚未尋獲,沒有隱形眼鏡的我只好長時間配戴眼鏡,因汗不停下滑,且勒得雙耳泛紅疼痛。曬傷了的皮膚引起發疹,又整日泡在鹹滋滋的汗水中,遂一發不可收拾。漫長的白日豔陽熱辣辣地啃蝕著我的肌膚,還來不及在夜晚復原,隔天又是傷上加傷,痛上加痛。到後來,我感覺自己的皮膚已像一塊藕斷絲連的破皮囊,掛在身上日夜撕扯著殘存的骨肉。夜裡經常癢到醒來,渾身又燙又腫,宛如蜂螫;睡眠時間支離破碎,很是疲勞。

「好大的痛苦…好大的痛苦…」

我的旅行手記上,留著掙扎而凌亂的字跡。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十字架。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路。對我而言,默主哥耶的苦路是灼熱的太陽。那苦痛24小時貼身跟隨,叫我得不著片刻休息。白日,將近40度的高溫幾乎煮沸了血液;夜晚,大地依舊吐著兇猛的氣息,宛若烈焰後的餘溫。

身為資深護理師的Anne對我的狀況極感憂慮,日日檢查室友的前胸後背,盡責地督促我多次以冷水沐浴,又耐著性子代為塗抹乳液軟膏和止癢藥物。對於這位體貼呵護的旅伴,我實在深懷感激,虧欠了道也道不清的感謝。

無論如何,總是熬過了。

苦,尚未盡;甘,已翩然降臨。

顯現山頂的白色聖母像

6月26日的傍晚,我的行李箱悄悄地出現在旅館餐廳的一隅,毫髮無傷。

好心的導遊Zeljko神通廣大地透過朋友自克羅埃西亞的機場代為領取,再一路跨越三次國境,遙遙送達默主哥耶。我多麼高興見到久違的行李,簡直沒撲上前去擁抱。左觀右看地欣賞遲來的夥伴,快樂得一時失了主意:

「這三天來,你究竟去了甚麼地方?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逗留了呢?」

失而復得!失而復得!

喜樂豈止加倍?

 

 

 

 

 

 

 

 

 

 

 

3 八月, 2019 Posted by | 2019 默主哥耶, 親愛的朋友們, 四季, 家書, 我的作品, 旅行, 主內家書 | 1 則迴響

默主哥耶之行_百貨公司

在察夫塔特方濟會院書寫訪客留言本的狄總主教與林神父

離開機場時,林神父已經聯絡上保險的理賠人員。他笑著對我說:「好消息!妳可以買八萬塊台幣以內的東西!想一想,行李箱裡放了甚麼東西,就去買新的吧!」

我得承認,剛發現行李未到時,心中畢竟有些沮喪,有些困擾,有些不知所措。那是最直接的反應,不假思索地襲來。然而感謝天主,那樣的情緒並不持久,畢竟這是一趟在聖母陪伴下走向基督的旅程;她如此溫柔,又是如此地撫慰人心,竟讓我免受了絕望與擔憂之苦。事情因此變得單純而容易。

行李沒來,是事實。

事實現在發生了,下一步該怎麼走?

擔憂毫無助益。總之,一步接著一步走下去即是。

 

遊覽車將我們載往亞得里亞海邊的察夫塔特(Cavtat),沿著峽灣步行至方濟會照管的雪地聖母聖殿舉行彌撒。當天慶祝聖若翰洗者誕辰,臨時決定由我讀經和領唱答唱詠。那是一座興建於十五世紀的石造老教堂,聖堂內的空氣微微滲著可喜的清涼。祭壇宛如一座深凹的洞窟,拱頂下方的半圓形牆板上畫著我們方才行走過的海濱,聖母抱著聖嬰站在岸邊溫柔守護。主祭壇的後方壁畫,是天父與眾天使環繞著一幅雪地聖母像,左右兩側站著聖若瑟與洗者若翰。

那幅雪地聖母像的神情、角度、色彩與構圖,都讓我憶起珍藏於長崎26聖人紀念館中的另一幅殘破的「雪地聖母」。

長崎的雪地聖母出自17世紀初期日本繪師的描摹,以傳統顏料繪於和紙上。後來被外海地區的潛伏基督徒捲起,偷偷藏於竹筒中保存,因此躲過了長達兩百五十多年的禁教迫害時期。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曾經多次造訪長崎26聖人紀念館,十分喜愛那幅歷盡滄桑、滿布皺褶的雪地聖母,譽之為「最美的聖母像」;後來特別求得許可,將它(複製品)放入「沉默」的電影中。

四百多年前,長崎的繪師所描摩的西洋聖像畫原稿,或許就像高掛在祭壇上的這幅「雪地聖母」吧。無論如何,兩幅畫距離它們的創作年代已經遙遙隔了幾個世紀;聖母的表情平靜如常、安然依舊,畫布與和紙上滲染著數十世代基督徒的祈禱與人生。

彌撒時,我很高興地發現自己固然遺失行李,卻沒有失去平安,真好。

察夫塔特雪地聖母聖殿的祭壇畫

長崎26聖人紀念館藏的雪地聖母圖

抵達旅館後,向導遊Zeljko與櫃檯人員詢問附近的購物所在。Zeljko用他渾厚的男低音喜悅地告訴我,沿著大馬路走不遠就有一家Department store。哇!百貨公司耶!豈不應有盡有?我遂開始盤算自己應該購買那些「救急物資」,明慧動作快,說她可以代為跑腿,遂託她先去買了幾樣衛生用品。

我的室友是來自西雅圖的Anne,生性爽快又乾脆。她豪氣干雲地將行李箱扛到桌上開腸剖肚,嘩啦啦地掏出一堆衛浴用品與乾淨的T恤:「這些妳都可以用,都可以穿。」我正在感激,忽聞敲門聲大響。原來是好心腸的王姊雪中送炭,塞給我兩件拋棄式紙褲。她的前腳才剛離開,寢室又見訪客;這回是嘉玲姊,笑咪咪地遞上兩件棉褲:「是新的,我還有。妳就湊合著用吧。」果然是同為女性的體貼,大家都知道缺甚麼最困擾。

於是,我的家財除了一只隨身背包外,頓時多了好幾條內褲;財產的種類固然略顯失衡,卻很叫人心安。突如其來的「富庶」叫我一時昏了頭,甚至萌生可以撐上好幾個月的錯覺。

晚餐後,我興沖沖地依照指示前往Zeljko口中的Department store。到了當地才知道,哪裡有甚麼「百貨公司」?海岸邊零零星星地有著幾家餐廳與咖啡館,再遠處則是幾家相連的平房店鋪,賣著樣式老舊的鞋子、蒙塵的日用品與香菸報紙。看來,每個人對於「百貨」的定義不同。是我太一廂情願,又沒有問清楚,怪不得誰。

回程路上,發現草地上站著兩個比鄰而居的小攤子,一賣書報,另一則琳琅滿目地掛了滿牆的衣物,件件寬鬆舒適、慵懶飄逸,想是配合海濱的度假風情。我喜出望外地上前挑了幾件麻紗材質的長衣、遮陽用的披肩、以及一口容量不小的提包:白繩打成辮的粗提把、藍白條紋的底布上印著好大一只錨,活生生一副來戲水度假的觀光客模樣。

朝聖之旅的第一天,大採購。

這個出乎意料的「行程」,對我而言不啻是個新鮮的體驗。

亞得里亞海濱的察夫塔特(Cavtat)

 

 

 

 

 

 

 

 

 

 

 

20 七月, 2019 Posted by | 2019 默主哥耶, 長崎, 親愛的朋友們, 天馬行空, 家書, 旅行, 日本, 主內家書 | 1 則迴響